一分钟下线一辆汽车解析“一座城”与“一辆车”背后的提振消费密码_数控折弯机_贝博网站_贝博足彩平台下载安装_贝博足彩平台下载安装最新版

一分钟下线一辆汽车解析“一座城”与“一辆车”背后的提振消费密码

发表时间: 2025-02-18 21:30:52 作者: 数控折弯机

  位于济南起步区的比亚迪汽车工厂实现了“三年三台阶”的跨越式发展,产能不断跃升。

  2.由于比亚迪济南基地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起步区的产业体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强劲新动能。

  3.除此之外,比亚迪济南基地的落地还带动了10余个配套项目落地周边区县,辐射带动和区域协同效应显著提升。

  4.目前,济南已形成了芯片、动力电池、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以及零部件生产的全产业链条,汇集了中国重汽、比亚迪、吉利等龙头骨干企业。

  5.未来,随着比亚迪济南基地的产能逐步提升,起步区的产业链条将更完善,城市功能将更加健全。

  近日,在位于济南起步区的比亚迪汽车工厂里,一列列整齐划一的汽车排放在空地上等待启运,走进车间,各类钢材整齐堆放,被叉车精准地将原材料运送到生产线上,开启它们的“变形”之旅,经过切割、折弯、拼装、焊接、涂装等工艺,一辆辆等待交付的汽车崭新出炉,机器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曲充满了许多活力的“工业交响曲”。

  稳步扩大汽车消费作为重点实施的五大提振消费工程之一,在山东省近日召开的提振消费工作大会上被提出。济南起步区在短短三年内,促成比亚迪济南工厂实现了“三年三台阶”的跨越式发展,为山东消费市场逐渐形成的良性循环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从2021年到2024年,起步区(直管区)的GDP增速从9.2%跃升至18.5%,经济提高速度持续走高,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动力和潜力,而“一座城”与“一辆车”的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提振消费密码?

  比亚迪济南基地由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50亿元,主要建设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厂房,是起步区投资顶级规模、示范引领最强的重大产业项目之一。

  2022年,比亚迪正式落户济南起步区,当年便实现投产。2023年,比亚迪济南基地在第一个完整生产年度实现了24万辆的产能。2024年,这一数字跃升至36万辆,而今年预计全年下线万辆。短短三年,比亚迪在济南起步区实现了“三年三台阶”的跨越式发展。

  这背后离不开省市的强有力支持和起步区的高效服务保障。为确保比亚迪济南基地首台整车能够如期下线,起步区专门成立了智能汽车服务专班,致力于提供靠上办、马上办、全程办的优质服务。该专班汇集了各部门业务精英,为比亚迪开通了绿色通道,实现了供地即开工、开工即配套、建成即使用的高效运作。通过建立动态管理台账,专班针对比亚迪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明确了责任部门和责任时限,并实行销号管理,确保问题能获得及时妥善解决。

  在解决铸造产能指标这一棘手问题时,起步区多次与省市工信部门、省铸造协会及有关公司进行沟通协调,成功完成了产能置换协议的签订。此外,起步区管委会还积极协助比亚迪进行人员招聘,通过线上和线下宣传,吸引了大量求职者前来面试,有效缓解了比亚迪的用工压力。

  比亚迪济南基地的快速崛起,不仅带动了起步区的经济稳步的增长,更成为济南市工业强市战略的重要引擎。2021年,起步区(直管区)的GDP增速为9.2%,2022年提升至9.7%,而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飙升至37.8%。2024年,尽管全球经济发展形势复杂多变,起步区的GDP增速依然保持在18.5%的高位。比亚迪与济南起步区的双向奔赴,书写了企业与城市发展的新画卷。

  比亚迪济南基地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不仅带来了产能的提升,更带动了起步区乃至整个济南市的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从“一辆车”到“一座城”,济南起步区正在绘就一幅产城融合的新景。

  在比亚迪济南基地的带动下,起步区的产业体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现代工业体系中的一颗耀眼之星,几乎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强劲新动能。济南起步区自获批设立以来,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与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3+1”主导产业方向,招引落地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项目,助力济南按下工业强市快进键。

  比亚迪济南基地的产能提升,不仅体现在数字上,更体现在车型的丰富上。今年3月,比亚迪第700万台新能源汽车在济南基地下线。目前,在起步区比亚迪基地批量生产的车型除腾势N7之外,还包括元PLUS、海豹06DM-i、宋L等,较去年翻了一番。随着比亚迪济南基地产能不断跃升,车型不断丰富、配套产业链条逐渐完备,起步区在全国新能源汽车版图的分量也在逐步加重。

  在起步区太平街道的济南国际招商产业园起步区片区,总投资50亿元的比亚迪智能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基地项目已经竣工投入试运行,将生产高压线束、电源电控、电驱总成等核心零部件。在济阳区济北街道,一家名为东风李尔汽车座椅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据了解,以生产汽车座椅总成为主的这家企业,目前主要为

  比亚迪海豚做配套,每年可生产几十万个座椅。据悉,围绕比亚迪济南基地,已经推动10余个配套项目落地周边区县,而放眼山东,比亚迪已吸附包括半导体、座椅、轮胎等零部件在内的本地供应商与配套企业近400家。辐射带动和区域协同效应显著提升。

  吉利等龙头骨干企业,汽车零部件企业达300余家,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已经接近40万辆,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济南十大标志性产业链群之一。2024年前三季度,济南汽车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3.6%,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合力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6个百分点,其中起步区做出极大贡献。

  新年伊始,位于山东济南起步区的比亚迪济南基地开启了紧锣密鼓的建设工作,主厂区北侧的新厂区正在开工建设。伴随着新厂房的建成和投产,比亚迪在全世界内的产能将逐步提升。而在比亚迪生产车间内,汽车下线效率正在竞速,一分半下线一辆汽车的生产效率成为过去时,一分钟下线一辆汽车的生产效率慢慢的变成了现实。

  从“一辆车”到“一座城”,济南起步区正在绘就一幅产城融合的新景。这幅画卷中,有比亚迪的快速崛起,有起步区的产业升级,更有济南市的工业强市梦想。未来,随着更多重点项目的落地投产,起步区的故事仍将持续,济南的“汽车城”之梦将一步步变为现实,助力山东消费市场迈向新的台阶。(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